戴希教授是第二位获颁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的香港学者,以及第三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香港科学家。他的研究伙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教授及研究员翁红明教授亦一同荣获上述两大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及应用方面具重大贡献的科研成果。由于入选一等奖的准则极为严格,历届曾多次从缺。戴教授所属的团队,为今年唯一获颁一等奖的项目。
至于两年一度的「陈嘉庚科学奖」,则旨在表彰在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具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每位得奖人会获颁发荣誉奖章及证书,而整个得奖团队亦会获得100万人民币奖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发展。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对戴教授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戴希教授在拓扑材料方面成就出众,不仅融合了理论物理学及实验科学,更发挥了以计算方法推动实验突破的巨大潜力。是次获奖亦印证了科大在推动基础研究上的坚定承诺。众所周知,探索基础研究的过程充满挑战性,但却对奠定创新变革的基础至为重要。科大一直致力为戴教授等出色的学者创造有利的环境,让他们能发挥其创造力、专业知识和毅力,突破研究界限。」
作为量子材料理论的领先专家,戴教授于拓扑材料的研究中,弥合了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科学的差距,更将拓扑物质理论概念带进现实世界材料,最终推动科学家们建立全新的拓扑材料数据库,贡献举足轻重。
戴希教授和团队在相关领域的不懈追求,揭示多项重大科学发现,包括开发创新计算方法,成功预测和验证了第一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的存在;以先进的计算技术推动了第一个狄拉克半金属和第一个瓦尔半金属的预测和发现;以及提出和实施了基于非阿贝尔贝利联系的拓扑指数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现已成为分类拓扑材料的主要工具,显著加快了拓扑量子材料领域的进展。戴教授的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研究生教科书,确定了它们在学术课程中的重要性。此外,这些成就展示了「以计算驱动实验」研究范式的重要作用,大大加快了拓扑态研究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并确保中国在相关领域中,保持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多年来,戴教授的研究成果备受国际认可,包括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颁授亚洲成就奖、周光召基金会的基础科学奖,以及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
关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https://www.hkust.edu.hk/)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致力推动创新教学、卓越研究及具影响力的知识转移。科大着重为学生提供全面及跨学科的教学,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并有12个科目跻身《2024年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强,其中「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科更位列全球第10,为本地大学之首。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中,一直位处全球首30名以内,反映毕业生极具竞争力。在研究及创业创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最新的「2020研究评审工作」被评为「国际卓越」或「世界领先」水平。直至本年六月,科大成员共创立了1,747间至今活跃的初创公司,其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4间成功退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